这几天,虽然国庆长假还没正式到来,但七宝古镇内的不少商户已是“业绩喜人”:百年龙袍点心店负责人称,店内推出古镇文化节限定套餐,销量较平日增长近2.5倍;北大街海上香事店主业感慨,文化节活动带来人气之余,非遗互动更激发游客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,销售额同比增加了近3倍……
据悉,第八届七宝古镇文化节自一周前启动以来,古镇商圈化身为一座开放的“寻香绘卷”沉浸式剧场,七大主题互动体验点位人气大涨,客流量环比增长达61.75%,商户销售额总体实现44.86%的提升,成为市民体验闵行“春申美好生活季”的重要地标。
千里寻香,一步一景入画来
本届古镇文化节以“莳花百景,寻香绘卷”为主题,依托七宝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景观,精心策划了一条贯穿七大主题点位的沉浸式游园路线。
游客可手持“寻香绘卷”打卡手册,步入如诗如画的古镇空间,感受“非遗+花香+光影”三重融合的文化魅力。
路线起点为钟楼广场,以“花醉月纱”为主题,通过诗词挂牌树与垂落的花瀑美陈,打造强烈的视觉入口;
行至北大街“烟雨花巷”,游客可参与投壶游戏,与身着古装的“壶中仙”互动集章;
戏台区域“荷风竹露”鑫配资,结合纱幔与鲜花布置,提供拍照打卡,营造戏曲美学氛围
;蒲汇塘桥“石桥簪花”,打造河岸花带景观,夜间更有点亮古镇的光影水舞秀与皮影戏表演,再现“画中夜活”的奇幻场景;
安平桥“花影浮香”则设置中药主题概念馆,游客可在此体验“郎中问诊”“药童抓药”等互动环节,感知传统疗愈文化的趣味。
此外,沿途还隐藏多位特色NPC,如吟诗作对的“书生”、以物换花的“卖花娘”,更有推着红漆小车的“卖货郎”等,为游客重现古镇往日市井生活的生动画面,通过情景对话与人物互动,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叙事沉浸感。
整条路线融合视觉美陈、非遗体验、光影科技与剧情互动,勾画出一幅可游、可感、可忆的七宝风华长卷。
文旅融合,古镇变身沉浸剧场
河南的张先生带着孩子用“寻香绘卷”卷轴参加投壶游戏。
他说,孩子特别喜欢这个卷轴,每到一个盖章点都很有仪式感。他们一路品尝特色点心,还体验了汉服换装,像完成一场奇妙的寻宝之旅,既有趣又实惠。
不少游客也有类似感受。陈女士表示,拿着卷轴逛古镇,仿佛成了故事里的人物,连消费也变成了沉浸体验的一部分。
在剑川木雕店前,一些游客正手持卷轴驻足挑选。“很多游客是拿着卷轴一路打卡过来的,对非遗产品尤其感兴趣,打卡集章的行为直接转化为消费动力,卷轴成了连接文化和消费的纽带。”一位店主说。
除了传统非遗体验,本次文化节还融入了现代光影技术。张充仁纪念馆特色夜场、滨水民乐表演、光影水舞秀等轮番上演,与日间的卷轴打卡动线形成互补。
游客手持“寻香绘卷”,既可白天循章探秘,也可夜游观景,在NPC互动与集章打卡中,体验一场完整的古镇沉浸剧场。
带动消费,古镇商圈活力迸发据了解,本次文化节联合古镇80家商户,推出了涵盖餐饮、文创、体验等各类消费优惠。游客通过参与七大主题点位的趣味互动,即可获得优惠券,凭此券在指定商户享受相应的折扣,从而实现文化探索与休闲消费的完美结合,让游园过程充满发现与惊喜。
因为文化节的活动拉动,古镇上这几天客流大增,许多游客持优惠券专程消费。南大街一餐饮店负责人表示,优惠券吸引了大批新客到来,不少人在折扣基础上追加消费,拉动门店整体营业额提升,“而且,很多游客因优惠券首次到店,还连连表示会再光顾”。
七宝古镇管理方有关人士分析认为,本次文化节通过“光影+非遗+花香”的创新融合,成功吸引了全市范围的游客前来体验。客流结构分析显示,家庭客群是消费主力,同时年轻客群对NPC互动和打卡体验表现出浓厚兴趣。活动期间,使用优惠券进行消费的游客占绝大多数。
据介绍,本届七宝古镇文化节突破了往届单一会场模式,于古镇核心区、七宝领展广场、七宝宝龙城三大文旅地标同步开启“全域联动”,打造“一区一特色”多元化消费场景。
其中,七宝领展广场推出“非必要集市Must-Not-Miss”汇聚45个特色品牌,覆盖非遗文化、绿色循环、手作饰品、文创手账、特色美食等多元领域;七宝宝龙城围绕“当风有了秋的形状”主题,打造桂花主题街区,国庆期间还有鼓乐专场、二次元乐队、汉服桂花雨秀场轮番上演,并联动美术馆漫展凭票根进店享7折,会员餐饮3倍积分。
后续,七宝古镇文化节将持续带来精彩活动鑫配资,延伸至七宝领展广场“多元趣集”(9月27日-10月8日)、七宝宝龙城“金秋文化季”(10月1日-10月8日),进一步延续文化节热度,打造全域文旅消费新体验。
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